纸管烘干房是一种专门用于干燥纸管的设备,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使纸管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其主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配备有加热系统、通风系统、温度和湿度监测系统等多种装置。下面小编介绍一下方法:

温度传感器监测
安装位置:在纸管烘干房内合理安装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应分布在不同位置,包括烘干房的角落、中心以及靠近热源和出风口的地方。这样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取烘干房内各个区域的温度信息。例如,对于较大型的烘干房,可以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
精度要求:选择精度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一般来说,纸管烘干的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在 ±1 - 2℃左右。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更精准地监测温度变化,为后续的温度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传感器和热电阻传感器,它们具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烘干房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加热系统调节
热源控制:如果烘干房采用电加热,可通过调节加热功率来控制温度。例如,利用可控硅整流器(SCR)等电力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调整供给加热元件的电功率。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增加电功率;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降低电功率。对于燃气加热的烘干房,则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控制燃气流量,进而控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烘干房内的温度。
分区加热:对于较大的烘干房,可以设置分区加热系统。将烘干房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加热控制。这样可以根据纸管在烘干房内不同位置的干燥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节温度。例如,在烘干房入口处,纸管湿度较大,可能需要较高的温度进行初步干燥;而在烘干房出口附近,纸管接近干燥完成状态,温度可以适当降低。
通风系统调控
风量调节:合理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有助于温度控制。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或者通风口的开度来调整进入烘干房的新鲜空气量和排出的潮湿空气量。当需要升高温度时,可以适当减小通风量,使烘干房内的热量能够更好地积累;当需要降低温度时,增加通风量,带走多余的热量。例如,使用变频风机可以根据温度控制要求灵活调整转速,实现精确的风量调节。
空气循环利用:部分烘干房设置有空气循环系统,将排出的部分热空气经过处理后重新送回烘干房。这样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稳定烘干房内的温度。在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热交换器等设备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调节,使其温度符合烘干要求。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设定温度曲线: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纸管的材质、尺寸、初始湿度等因素,设定合理的温度 - 时间曲线。例如,在烘干初期,可以设定较高的起始温度,快速去除纸管表面的水分;随着烘干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温度,以防止纸管因温度过高而变形或开裂。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曲线自动调节加热和通风系统,确保烘干过程按照理想的温度变化进行。
自动反馈调节: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当出现温度偏差时,系统自动进行调节。例如,如果温度过高,系统会同时降低加热功率和增加通风量;如果温度过低,则增加加热功率并适当减小通风量。这种自动反馈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人工巡检与辅助调节
定期巡检: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烘干房进行巡检。在巡检过程中,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观察烘干房内的实际温度情况与控制系统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同时,检查加热系统和通风系统是否有异常,如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发热、风机是否正常运转等。
辅助调节:在智能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需要特殊烘干要求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手动调节加热和通风设备。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部分加热元件或者调整通风口的开度,以避免温度过高对纸管造成损坏。不过,人工调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对烘干过程的深入了解。